经过30多个小时的颠簸,终于来到首都——北京,让我们一行十人感慨万千,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,大家都很感谢卓越女士为我们提供此次学习的机会。
8月18日早晨来到国家会议中心,又让我们激动一番,能在这里学习培训,真是很荣幸,大家纷纷拿起相机、手机拍下自己的身影,留下这一精彩瞬间。当我们走进会议中心是,听到志愿服务者亲切的问好,让所有的参会者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情。
我们此次参加的是“弘扬中华文化,促进社会和谐”大型公益论坛的学习,参会人数有五千人之多,在这些学习的人群中,不但有年过花甲的老者,也有血气方刚的年青人,由此可见,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,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,传承中国文化也是每位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。为了这次的培训学习,主办方真的是尽心尽力,不但请到了著名的讲师进行精彩的讲座,还把后勤服务做得面面俱到,解决了每位参会者的后顾之忧,让每位参会者都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,再次对主办方表示由衷的的感谢,感谢他们所做得一切。
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,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、形成、发展起来的,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。包括了思想观念、生活方式、风俗习惯、宗教信仰、文学艺术、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。通过聆听各位讲师精彩的演讲,让我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,感想、体会颇深。
一是认识上的转变。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,只知道是儒家学问,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,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。然而,通过短短三天的学习,认识有了新的转变。我认为,国学博大精深、历史悠久,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,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,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。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,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,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。
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,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。其概念广泛、内涵丰富、分类多样,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、体验、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,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,并领悟其中的奥妙。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,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真正做到学以致用。
二是学习的重要。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,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,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,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,知识可以改变命运。因此,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,想学习是一种幸福,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。学习新知识,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,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、增长才干。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,传承感恩的思想。
三是努力践行。“弟子规,圣人训,首孝弟,次谨信,泛爱众,而亲仁,有余力,则学文”是《弟子规》的总纲领,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、去思考、去感悟,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。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,哪些不可以做,就有了做人的准则,在生活、工作中,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。凡出言,信为先;诈与妄,奚可焉?说话多,不如少,惟其是,勿佞巧。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,首先要讲信用,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,话说得多,不如说得少,说话只要恰当,切题就行,不要花言巧语。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,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,所谓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言既出,行必果,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,不可收回,不可反悔。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,要敢于承担责任。
在今后的工作中,首先从自己做起,努力学习国学知识,学会感恩,学习圣贤教育,充分发扬传统文化,从而带领身边的每一位人,学会感恩,有一颗宽容的心,善待他人,将中华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。